NEWS INFORMATION
【中泉陶瓷修复】任重道远 一路相随
来源: | 作者:linsfly | 发布时间: 1608天前 | 3177 次浏览 | 分享到:
根据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数据显示:目前全国范围内待修复的陶器共计2287469件,瓷器共计2252805件。文物数量巨大,修复人员数量却十分稀少。
根据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数据显示:目前全国范围内待修复的陶器共计2287469件,瓷器共计2252805件。文物数量巨大,修复人员数量却十分稀少。

陶瓷文物修复之路任重而道远,上一篇推文展示了一批文革瓷碎片,而修复它们的重任则落在了中泉修复身上。
在修复师手下,经过清洗、粘接、补缺、打磨和上“釉”等步骤,已经焕然一新,重现当年风采了。



(修复完整图)
在修复师手下,经过清洗、粘接、补配、打底子和上釉等步骤,这一批文革瓷已经焕然一新,重现当年风采。
中泉修复接触到的文革瓷大多都受到了外界的的撞击或者压迫导致碎裂。这也是我们最为熟悉的损坏方式之一。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因素都会对陶瓷造成不同类型、不同程度的损坏。
一是胎质受损:



没有经过焙烧的陶器在潮湿泥土中会逐渐分解,再次水化成为粘土。地下水中的酸性物质会溶解陶质的碳酸钙成分,而碱性物质也会破坏陶器内部结构。温度的剧烈变化、外界的震动或敲击,会导致脆弱的陶瓷器的开裂甚至破碎,拉力释放后碎片会变形,即使有陶瓷本身的全部碎片,也很难重新准确地拼接起来。

二是表层(釉层、彩绘、泥釉) 剥落:



在发掘的时候,当本来潮湿的陶瓷器碎片干燥后,其附着物会硬化收缩,会导致纹饰或釉层受损。多孔瓷器会吸入溶于水中的可溶性盐,当温度发生改变,盐类再次结晶会对胎质产生压力,导致陶器釉层或彩绘层脱落。瓷器上的低温釉上彩、铜金装饰等经日常清洗和摩擦也就很容易丢失。

三是结壳堆积:



陶瓷器表面堆积的不可溶物质覆盖在器物表面,附着牢固,不易清除,对釉面会产生显著的破坏。例如海中打捞出的覆盖珊瑚层的器物。其主要成分是碳酸钙。

四是受污变色:



(显微镜下青花瓷的铁锈斑)

陶瓷器装面如果粗糙、多孔、有裂缝就容易聚集灰尘污渍,出土的陶瓷常见的污斑是铁锈斑,是由氧化铁产生的深色污斑。
使用或埋藏过程中接触到的有机物质,例如:食物残留等,会玷污陶瓷器表面。海中打捞出的陶瓷器容易沾染有机污斑与硫化铁黑斑。高湿度环境下,器物有机残留物上生长霉菌,也会形成沾染器表的霉斑。

五是老旧修复:


粗劣的修复或者修复材料的老化会对器物产生危害;粘结剂失效导致陶瓷器结构不稳定,碎片脱落分离;金属锔钉生锈、有机粘结剂长霉,玷污器物表面;修复材料脱落、变色或修复层过度遮盖原器,会影响器物原本形貌的辨识。
因此,对于陶瓷来说,不专业的修复无异于就是二次伤害。
专业的陶瓷修复需要的综合能力非常强,精湛熟练的技艺,渊博的学识和极致的耐心缺一不可。

而一般的修复的步骤主要分7步:
清洗。清洗的重点主要是瓷器裂隙中的脏污,以免有灰尘或者污迹影响下一步粘接。部分污迹需要加温使缝隙处氧化,然后再用化学材料还原,反复这一步骤直到清洗干净。

拼对。根据器物的形状、纹饰、颜色进行试拼编排。(对于尤其破碎的陶瓷,这一步没有任何技巧可言,靠的是对陶瓷敏感和极致的耐心)

粘接。主要采取整体粘接的方法,选取合适的粘接剂是关键,粘接强度、耐老化力、固化时间等因素都会影响陶瓷的修复。

补配。对瓷器残缺的部位采用材料补配,按陶瓷损坏的程度选择适用的方法。

打底子。经过粘接的瓷器会留有一条条粘接细缝,要用颜色填平。最好的是用细砂纸慢慢拭擦,直到以手触摸接缝处感觉光滑无阻挡即可。

上釉。这一步主要是为了将裂隙掩盖,这个步骤最重要的就是调色,非常讲究修复师的对色彩的敏感度。只有调配出和陶瓷原有的颜色,才能最大限度还原陶瓷本身。



陶瓷修复每一个步骤都不容出错,某一个细节没有注意都会影响陶瓷的整体观感。陶瓷修复的需要的是耐得住的寂寞、沉得住气。
每一块碎瓷的成功配对就需要从数不胜数的碎片摸索排除;
每一次打磨力度稍稍过度,就要填补重来;
每一次颜色的调配就要在各种颜色、各种比例中周旋。
陶瓷,居庙堂之高,又处江湖之远。陶瓷修复的路上没有尽头,中泉修复一路随行,修复、保护每一件有故事的陶瓷。